🎙️ Podcast #20|HSK 3 - 呼吸和声调:说好中文的第一步 | Breathing & Tones: The First Step to Speak Chinese Well

🎙️ Podcast #20|HSK 3 - 呼吸和声调:说好中文的第一步 | Breathing & Tones: The First Step to Speak Chinese Well

Welcome to the blog post for our Chinese learning podcast. Relax, listen, and drift off to sleep with these gentle words.

📌 Table of Contents

🎧 Podcast Audio

📄 Script 每日播客

王雨:李明,你等一下。

李明:怎么了,王雨?

王雨:我发现,你的声音今天很好听。真的。

李明:是吗?哈哈,谢谢你。我没觉得有什么不一样。

王雨:不,真的。你的声音听起来……嗯……很舒服。你今天心情很好吗?

李明:我心情不错。不过,可能不是因为这个。

王雨:那是因为什么?

李明:我刚才来这里以前,一个人坐了一会儿。我喝了一杯水,然后……什么都没做。

王雨:什么都没做?

李明:对。我只是在……呼吸。

王雨:呼吸?我们每个人都在呼吸啊。这个有什么特别的?

李明:我说的是那种,很慢,很深的呼吸。你懂吗?就是你感觉空气到了你的身体里,很里面。

王雨:哦……我好像有点儿懂了。这和你的声音有关系吗?

李明:有,有很大的关系。我觉得,这对我们说汉语的人,特别是正在学习汉语的朋友们,非常重要。

王雨:真的吗?呼吸对学汉语很重要?我们今天是不是可以聊一聊这个?我觉得很有意思。

李明:好啊。这个话题确实很好。

王雨:我以前的汉语老师也说,说话要注意。但是我一直觉得,说话就是用嘴,和呼吸有什么关系呢?

李明:关系很大。你可以想,我们的声音是怎么出来的?

王雨:嗯……是从身体里出来的?

李明:对。那什么东西把声音“推”出来呢?是我们的气,就是我们呼吸的空气。如果你的呼吸很短,很急,你的声音听起来就会很累,不稳定。

王雨:啊!我懂了!我以前说话很快,我的一个中国朋友说:“王雨,你别着急,慢慢说。” 他说,我说话的时候,他听着都觉得累。

李明:哈哈,对。就是这个感觉。很多人学汉语的时候,很紧张。他们想说对,所以他们会忘记呼吸。然后,他们说出来的汉语,声调就很容易错。

王雨:你说得太对了!我就是这样!我一看到老师,就很紧张。我想说“老师好”,但是说出来可能就变成了“láo shī hǎo” 或者 “lǎo shī háo”。声调都错了。

李明: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你紧张,你的呼吸就不对了。你的身体很紧张,你的声音也很紧张。所以,学好汉语的第一步,可能不是记住很多汉字,而是学会怎么好好地呼吸。

王雨:这个想法很有意思。我们以前都觉得,学汉语就是看书,写字,听老师说。没想到,呼吸也这么重要。

李明:对。它是一切的基础。你的呼吸好了,你的身体就放松了。身体放松了,你的声音才能很自然地出来。

王雨:就像盖房子一样?

李明:哦?怎么说?

王雨:呼吸就像房子的下面,那个叫什么……地基?如果地基不好,上面的房子就不好看,也不安全。

李明:王雨,你这个比喻非常好!真的。呼吸就是我们声音的“地基”。地基稳定了,我们才能在上面盖出漂亮的“房子”,也就是我们说的汉语。

王雨:哈哈,太好了,我的比喻你喜欢!

李明:那我们现在可以试一试。

王雨:现在吗?在这里?

李明:对。很简单。听我们说话的朋友们也可以一起做。

王雨:好!你说,我们怎么做?

李明:第一步,找一个舒服的地方坐好。你的后背要直。

王雨:好,我坐好了。

李明:第二步,把一只手放在你的肚子上。

王雨:肚子上?为什么?

李明:因为我们要做的是“深”呼吸。深呼吸的时候,你应该能感觉到,你的肚子会变大,变小。而不是你的肩膀。很多人呼吸的时候,肩膀会动,那个是不对的。

王雨:哦!有意思。好,我的手在肚子上了。

李明:好。现在,闭上眼睛。用你的鼻子,慢慢地吸气。心里可以数:一、二、三。感觉空气进到你的身体里,你的肚子像一个气球,慢慢变大。

王雨:嗯……一……二……三……我感觉到了!我的肚子真的在动!

李明:很好。现在,用你的嘴,更慢地……把气呼出来。心里可以数:一、二、三、四、五。感觉你的肚子在变小。

王雨:呼……一、二、三、四、五……哇,感觉很舒服。

李明:对。我们就这样,做三次,或者五次。每天都可以练习。早上起床的时候,或者晚上睡觉以前。

王雨:我觉得这个方法很“科学”。很像一个老师在教学生。

李明:哈哈,可能吧。那你呢?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王雨:我的方法可能有点儿……嗯……不一样。我不太喜欢数数,因为我会忘记。

李明:哦?那你的方法是什么?

王雨:我想象一个画面。我喜欢喝茶,所以我闭上眼睛的时候,我想象我的身体是一个空杯子。

李明:一个杯子?

王雨:对。然后,我吸气的时候,我想象,热茶正在慢慢地倒进这个杯子,从杯子底开始,一点一点地,把杯子倒满。这个过程很慢,很安静。

李明:这个想法很美。

王雨:然后,我呼气的时候,我就不想了。我就感觉那个茶的温度,很暖和,在我的身体里。这个感觉让我很放松。

李明:你的方法也非常好。听起来更像是一种感觉,一种体验。我的方法可能更“技术”,你的方法更“艺术”。

王雨:哈哈,技术和艺术!但它们的目标是一样的,都是让我们放松,让呼吸变好。所以,听我们节目的朋友们,你们可以试一试李明的方法,也可以试一试我的方法。看你喜欢哪个。

李明:对。找到适合你的方法,是最重要的。

王雨:好了,我们现在知道怎么呼吸了。那它和汉语的四个声调,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李明:关系非常直接。我们用一个最简单的字,“ma”,来试一下。

王雨:好。

李明:第一声,是“mā”。它很高,也很平。你试一下。

王雨:mā……

李明:对。你说“mā”的时候,你的气要很稳定地出来。不能多,也不能少。如果你呼吸不好,你的声音可能会抖,就不是“mā”,可能是“māaAaA”,就不对了。

王雨:我明白了。稳定的呼吸,等于稳定的第一声。

李明:很对。现在我们看第二声,“má”。声音是从下面,慢慢地上去。像问问题一样,“什么?”

王雨:má……嗯,这个有点儿难。我的声音上不去。

李明:这个时候,深呼吸就有用了。你先吸一口气,然后用这口气,把你的声音慢慢地“抬”上去。你试试,吸气……然后,má……

王雨:我试试。吸气……má……嘿!好一点儿了!

李明:感觉到了吗?你的肚子里有一点点力量在帮忙。

王雨:感觉到了!

李明:好,最难的来了。第三声。

王雨:啊!第三声!“mǎ”!我真的觉得第三声非常非常难!我的很多外国朋友都这么说。

李明:我完全理解。这是很多学生的问题。第三声是先下去,再上来。很多人只做了“下去”,没有做“上来”。所以他们的“你好 (nǐ hǎo)” 听起来像“你 好 (nǐ hao)”,声音很低,没有上来。

王雨:对对对!我就是这样!老师说我的第三声听起来像“死了”。

李明:哈哈,老师说得太直接了。其实,第三声需要最多的“气”的支持。因为你的声音要走一个很长的路。你想象一下,你的声音要先走下山,再走上山。这个过程需要能量,这个能量就是你的气。

王雨:那怎么练习呢?

李明:还是用呼吸。先吸足一口气。然后,说“mǎ”的时候,感觉你的声音在你的身体里,先沉下去,沉到最低,然后用你的气,再把它慢慢地抬起来。

王雨:mǎ……mǎ……好像还是很难。

李明:有一个小方法。你可以用你的手帮忙。

王雨:用手?

李明:对。你说“mǎ”的时候,你的手也跟着画一个第三声的形状。先下去,再上来。身体的动作可以帮助你的声音。

王雨:哦!这个好!我试试!mǎ!(王雨一边说,一边用手画了一个对号)。嘿!真的!我感觉我做对了!

李明:你看,很简单吧。身体和声音是一起的。

王雨:太好了!我今天学到了一个好方法!那第四声呢?“mà”。

李明:第四声,是从最高,到最低。像在说“不!”。这个需要很快,很有力的气。所以你要先吸气,然后把气很快地、很坚决地放出来。mà!

王雨:mà!这个我觉得比较容易。因为我很喜欢说“不要!”哈哈。

李明:哈哈,是的。第四声比较直接。所以,你看,第一声需要“稳定”的气。第二声需要“向上”的气。第三声需要“足够”的气。第四声需要“有力”的气。每一个声调,都和我们的呼吸有关系。

王雨:我今天真的学到了很多。以前我只知道 mā, má, mǎ, mà,现在我知道了,它们的声音后面,是不同的呼吸,不同的感觉。我觉得说汉语,有一点儿像唱歌。

李明:你说得非常对。很多人都说,汉语的声调有音乐感。你的呼吸就是你唱歌的力量。没有好的呼吸,你唱不好歌。同样,没有好的呼吸,你也说不好汉语的声调。

王雨:所以,想要汉语说得好听,我们都要变成“歌手”!

李明:可以这么说,哈哈。

王雨:好吧,李明,今天真的谢谢你。我感觉,我对声调有了新的认识。以前我觉得它很难,很无聊,就是一些规则。

李明:现在呢?

王雨:现在我觉得它很有意思。它和我们的身体,我们的感觉,都有关系。它不是死的,它是活的。

李明:太好了,你能这么想。学习任何东西,找到乐趣很重要。如果你觉得它有意思,你就会想每天都练习。

王雨:对。每天练习一点儿,不用很多。就像我们今天说的深呼吸,每天做几分钟,就会有很大的变化。

李明:是的。那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最重要的几个词,好吗?帮助正在听我们节目的朋友们复习一下。

王雨:好啊。

李明:今天我们说了“呼吸”,特别是“深呼吸”。我们还说了,呼吸是我们声音的“地基”。然后,我们说了汉语的四个“声调”。第一声,“mā”。第二声,“má”。第三声,“mǎ”。还有第四声,“mà”。这些词都很重要,希望大家能记住。

王雨:嗯!那我也想问问正在听我们节目的朋友们一个问题。

李明:什么问题?

王雨:对你来说,你觉得汉语的四个声调,哪个最难?是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还是第四声?为什么?你可以给我们留言,告诉我们你的故事吗?我们很想听。

李明: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们期待大家的回答。

王雨:好的,那我们今天就聊到这里吧。

李明:好。朋友们,下次再见。

王雨:下次再见!拜拜!

✍️ 中文表达讲解 (Vocabulary Explanation)

Let's learn a few useful and meaningful phrases from today's podcast!

呼吸 (hūxī)

Meaning: to breathe; breathing.

Explanation: This is the core theme of the podcast. Li Ming explains that proper, deep breathing (深呼吸 shēnhūxī) is the foundation for good pronunciation and stable tones in Chinese. It's about being relaxed, not just the automatic act of taking in air.

Example from the text: 李明:我说的是那种,很慢,很深的呼吸。

声调 (shēngdiào)

Meaning: tone (in Chinese pronunciation).

Explanation: This refers to the four main tones in Mandarin Chinese (mā, má, mǎ, mà) that change the meaning of a syllable. The podcast discusses how each tone is supported by a different kind of breath control.

Example from the text: 然后,他们说出来的汉语,声调就很容易错。

紧张 (jǐnzhāng)

Meaning: nervous; tense.

Explanation: This is a key reason why learners' tones are often incorrect. Li Ming points out that when students are nervous, their bodies become tense, their breathing becomes shallow, and they can't produce the correct tones.

Example from the text: 很多人学汉语的时候,很紧张。他们想说对,所以他们会忘记呼吸。

地基 (dìjī)

Meaning: foundation (of a building).

Explanation: Wang Yu uses this word as a metaphor (比喻). She compares breathing to the foundation of a house. If the foundation is not solid, the house built on top won't be good. Similarly, if your breathing isn't stable, your pronunciation (the "house") will not be clear.

Example from the text: 李明:呼吸就是我们声音的“地基”。

比喻 (bǐyù)

Meaning: metaphor; analogy.

Explanation: This word is used when comparing one thing to another to make an idea easier to understand. In the podcast, Li Ming praises Wang Yu for her excellent metaphor of comparing breathing to a building's foundation (地基).

Example from the text: 李明:王雨,你这个比喻非常好!真的。

Do you enjoy this podcast? If so, please consider buying me a coffee to support our continued creation. Thank you so much! 👉 buymeacoffee.com/chinesedailypodcas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