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dcast #35|HSK 1–3 | 7 Things I Wish I Knew Before Learning Chinese | 学中文前我希望知道的7件事

🎙️ Podcast #35|HSK 1–3 | 7 Things I Wish I Knew Before Learning Chinese | 学中文前我希望知道的7件事

Welcome to Chinese Daily Podcast | 每天中文 blog.

📌 目录 / Table of contents

🎧 音频 / Audio

📝 简介 / Introduction & Timestamp

Ever felt like learning Chinese is like climbing a giant mountain with no path in sight? You're not alone! In this episode, Li Ming and Wang Yu look back on their own language learning journeys. They share the seven most important things they wish someone had told them when they were beginners. From hilarious tone mistakes to the "LEGO method" for learning characters, these tips are designed to help you navigate your studies with more confidence and joy.

Timestamp (TL;DR):

  • 00:00 - Intro
  • 01:31 - Tip #1: Why Tones are the "King" of Chinese (and a funny story about asking for a "sickness" instead of a "pen").
  • 04:08 - Tip #2: Don't fear characters! Learn them like LEGOs by understanding radicals.
  • 07:06 - Tip #3: Start speaking from day one, even if you're shy or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
  • 09:35 - Tip #4: Learn words in their "home" – memorize phrases and sentences, not isolated characters.
  • 12:07 - Tip #5: Consistency is key. 10 minutes a day is better than 5 hours on a weekend.
  • 14:23 - Tip #6: Let your hobbies be your teacher. Connect Chinese with what you love.
  • 16:32 - Tip #7: Embrace your foreign accent. It's a badge of honor, not a flaw.
  • 18:52 - Full recap of the 7 essential tips.

✅ 要点 / Key Takeaways

  • Tones are Non-Negotiable: The most crucial takeaway for beginners. Unlike in English, tones in Mandarin change a word's core meaning. Prioritizing correct tone pronunciation from day one will prevent major communication mishaps later on.
  • Learn Characters Logically, Not by Rote: Treat Chinese characters like LEGO bricks. By learning common radicals (偏旁部首), you can understand the logic behind character construction, making them easier to guess, learn, and remember.
  • Context is King for Vocabulary: Instead of memorizing single, isolated words (like "看" - to see), learn them within common phrases or sentences (like "看书" - to read a book, "看电视" - to watch TV). This builds stronger mental connections and improves retention.
  • Speak Immediately and Consistently: Don't wait for perfection. Start using new words right away. Short, daily practice is far more effective and sustainable for long-term learning than infrequent, intensive study sessions.

🌏 文化注解 / Cultural Note

A beautiful cultural insight shared in the podcast is the explanation of the character "好" (hǎo), meaning "good." It's a combination of "女" (nǚ - woman) and "子" (zǐ - child). In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the presence of a woman and a child in a family symbolized a complete, happy, and "good" life. This illustrates how Chinese characters often carry deep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meanings beyond their literal definitions, making them fascinating to learn.

📄 文本 / Transcript (Click to expand/collapse)

王雨: 李明,你快来看这张照片。

李明: 我看看。(笑) ,这是谁?这个男孩子……是你吗?

王雨: 不是我!这是我的一个越南朋友,他叫阮明。你看,他正在用一个App学中文。他刚刚开始学。

李明: 哦!他学得怎么样?

王雨: 他很努力。但是他昨天问我,他说,王雨,学中文太难了,我应该做什么?我看着他,就像看到了很多年前的我。唉,如果我刚开始学中文的时候,有人能告诉我一些事情,那该多好啊。

李明: 我完全理解。很多人开始的时候,都觉得中文像一座很高很高的山,不知道怎么爬。

王雨: 对!就是这种感觉。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吧?如果我们能回到过去,回到我们自己还是中文初学者的那一天,我们会告诉自己哪七件事情?

李明: 这个主意非常好。我觉得这七件事,可能会帮助像你朋友阮明那样的学习者,让他们觉得,这座山,其实是有路可以走的。

王雨: 好!那我们开始。李明,你先说,你觉得第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李明: 我觉得,第一件事一定是关于声调的。我想告诉过去的我: 李明,声调是中文的国王,不是一个小士兵。你一定,一定要认真对待它。

王雨: 天啊,你说的太对了!我有一个关于声调的故事。我刚学中文的时候,我想去商店买东西。我想买一支笔。

李明: 笔,bǐ,第三声。

王雨: 对。但是我说的声调不对。我走进商店,很大声地问老板: “老板,请问,你有病吗?”

李明: (笑) !你问老板有没有病?bìng,第四声。

王雨: 是的!老板看着我,他的脸……很奇怪。他可能在想,这个小姑娘为什么问我这个?我当时不知道我说错了。我还说: “我要病,我要很多病。”

李明: 天啊,王雨。这太搞笑了。后来怎么样了?

王雨: 后来,一个旁边的人,他可能是一个学生,他笑着告诉我说: “小妹妹,是‘笔’,不是‘病’。”我的脸一下子就红了。从那天以后,我就知道了,声调真的,真的太重要了。你说一个词,声调不对,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

李明: 是的。你的故事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很多外国人学中文,觉得声调不重要,他们把很多时间用在记汉字上,但是他们忘了,中文是一个“音乐语言”。

王雨: 音乐语言?这个说法很有意思。

李明: 对。你看,在英文里,声调的变化是表达感情。比如,“Really?” 你可以很开心地说,也可以很吃惊地说。但是在中文里,声调是词语的一部分。它不是衣服,而是身体的一部分。妈(mā)和马(mǎ)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

王雨: 一个是妈妈,一个是小马。

李明: 是的。所以,我想对所有初学者说: 请从第一天开始,就认真学习和练习四个声调。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把这个基础打好,就像盖房子打地基一样。地基好了,上面的房子才安全。

王雨: 嗯,说得好!第一件事: 认真对待声调。

李明: 好,那第二件事呢?王雨,你觉得是什么?

王雨: 我觉得第二件事,是关于汉字的。我想告诉以前的自己: 王雨,不要害怕汉字。汉字不是一幅一幅独立的画,它更像是“乐高”积木。

李明: 乐高积木?这个比喻很好。展开说说?

王雨: 我刚开始学汉字的时候,我觉得太难了。你看,“我”是一个汉字,“你”是一个汉字,“爱”是另一个汉字。我觉得我要记住几千张完全不同的画。我的头很大。

李明: 我懂。很多学生都有这个问题。他们觉得每个汉字都是新的,没有规律。

王雨: 对!但是后来,我的老师告诉我,汉字是有“零件”的。这些零件,我们叫它们“偏旁部首”。比如,你看“河”、“海”、“湖”,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点?

李明: 它们都有“三点水”旁。这个“氵”。

王雨: 是的!老师说,这个“氵”就和水有关系。我突然明白了!哦,原来汉字不是随便画的。它们是有逻辑的。再比如,“你”、“他”、“她”,它们都有一个“人”的零件。

李明: 一个是“单人旁”,一个是“女字旁”。“你”和“他”里面有“亻”,代表“人”。“她”里面有“女”,代表女性。这一下就很好记了。

王雨: 就是这个意思!当我发现这个秘密的时候,我觉得汉字一下子变得友好了。它们不再是奇怪的画,而是由一些基本的“乐高”积木组成的。我认识的“积木”越多,我能认识的汉字就越多。

李明: 你说的这个,其实是汉字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叫“形声字”。一个部分告诉你它的意思,另一个部分告诉你它的声音。比如“妈”,女字旁告诉你和女性有关,马(mǎ)告诉你它的发音和mǎ很像。

王雨: 对对对!还有一个字,我的老师告诉我们,我们都觉得很美。就是“好”。

李明: 啊,“好”字。

王雨: 是的。一个“女”和一个“子”。老师说,在中国古代,人们觉得一个家庭里,有女人,有孩子,就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李明: 这是一个很温暖的解释。它帮助我们理解和记住这个字。所以,第二件事就是,理解汉字的基本组成部分,像玩乐高一样去学习它们,而不是死记硬背。

王雨: 没错!

王雨: 好了,第三件事。我觉得这件事也很重要。我想告诉以前的自己: 王雨,你的嘴巴,从你学中文的第一天,就要开始工作。不要害怕说错。

李明: 这一点我非常同意。很多学习者,特别是比较害羞的,他们花很多时间在看书,在写字,但是他们不开口说。

王雨: 我就是。我一开始学中文,我把“你好”这两个字写了一百遍。但是我不敢对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说“你好”。我害怕我的声调不对,我害怕他们笑我。

李明: 那你后来是怎么改变的?

王雨: 有一次,我在北京迷路了。我的手机没有电了。我非常着急。那时候,我不得不开口问路。我找到了一个警察叔叔,我非常非常紧张,我用我能想到的所有中文词,慢慢地问他: “你好……请问……王府井……怎么走?”

李明: 你说了!

王雨: 我说了!那个警察叔叔非常友好。他听懂了!他笑着给我指了路。虽然我当时说得很慢,语法可能也不对,但是他听懂了。那一刻,我太开心了。那种开心的感觉,比我在考试里考一百分还要开心。

李明: 我完全理解。因为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交流。你说出来了,别人听懂了,你就成功了。这是一个巨大的鼓励。

王雨: 是的。所以我想告诉大家,你学到的第一个词,比如“你好”,你就应该马上用它。你走进一家中国超市,对服务员说“你好”。你买完东西,说“谢谢”。你不需要等到你说得像中国人一样完美了才开口。

李明: 说得对。开口说是最好的练习。你说错了,没关系,中国人通常都很友好,他们会帮助你。你今天说一个词,明天说一个句子,慢慢地,你就会说得越来越好。不要让“完美”成为你开口的敌人。

王雨: 对!第三件事: 马上开口说!

李明: 好,我们来说第四件事。这件事是关于怎么记单词的。我想告诉以前的自己: 李明,不要只记一个一个孤单的字,你要记住一个词的“家”。

王雨: 一个词的“家”?这是什么意思?

李明: 我的意思是,要把单词放在词组或者句子里记。我问你一个问题,王雨。很多学生都问我这个问题,可能你也经历过。就是: “老师,我今天学了十个汉字,非常努力地记住了。但是第二天早上起来,我忘了八个。”

王雨: 我有!我当然有!我每天都在经历这个。我觉得我的脑子像个漏水的篮子。

李明: 你看,这就是问题所在。因为一个一个的汉字,它们太孤单了。它们在你的脑子里没有朋友,没有联系,所以它们很容易就“跑掉”了。

王雨: 那怎么办呢?

李明: 我们要给它们找一个“家”,或者找一些“朋友”。这个家,就是一个词组。这个朋友,就是和它一起用的其他词。比如说,你学一个“看”字。如果你只是记“kàn,看”,你明天很可能就忘了。

王雨: 对。

李明: 但是,如果你记“看书”、“看电视”、“看电影”,甚至你造一个句子,“我喜欢看书”。这样,“看”这个字就有了三个朋友,一个家。它在你的脑子里就不再孤单了。你想到“书”,就可能想到“看”。你想到“电影”,也可能想到“看”。

王雨: 我明白了!就像我们认识一个人,如果我们只知道他的名字,我们很容易忘记。但如果我们知道他的名字、他的工作、他住在哪里、他喜欢吃什么,我们就很难忘记他了。

李明: 完全正确!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当你们学一个新的汉字,比如“吃”,不要只记“chī,吃”。你们要去学“吃饭”、“吃苹果”、“吃米饭”、“我喜欢吃中国菜”。这样记,虽然看起来慢一点,但实际上更有效,也更不容易忘记。

王雨: 这真是一个非常非常有用的建议。第四件事: 学习词组和句子,而不是孤立的汉字。

王雨: 好,第五件事。这个是我的经验。我想告诉以前的自己: 王雨,学习中文,每天坚持学十分钟,比你一个周末学五个小时,要好得多。

李明: 哦?这是关于学习习惯的。

王雨: 是的。我刚开始的时候,非常有热情。我告诉自己,这个周末,我要把第一课全部学完。然后我从星期六早上开始,学了五个小时。

李明: 结果呢?

王雨: 结果是,我非常非常累。我的头很痛。而且,到了下个星期,我一点也不想看中文了。我觉得中文让我很累。我休息了一个星期,才想重新开始。

李明: 这是很多初学者都会犯的错误。他们一开始热情很高,用力过猛,然后很快就觉得精疲力尽,最后就放弃了。

王雨: 对。后来我换了一个方法。我告诉自己,我每天不用学很久,我只要学十五分钟。我可以是在等公共汽车的时候,用手机App学五个新词。我可以在睡觉以前,听一首中文歌。我可以在吃饭的时候,看一小段中文的视频。

李明: 这个方法好。它把学习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沉重的任务。

王雨: 是的。我发现,每天都接触一点点中文,我的感觉会一直都在。我不会忘记昨天学了什么。而且,因为每次时间很短,我从来不觉得累。坚持下去,也变得很容易。

李明: 你说得很有道理。学习语言,更像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一百米短跑。重要的不是你跑得多快,而是你能坚持跑多远。我们之前说的盖房子的比喻,也是这个意思。你不可能一天就把房子盖好。但是你每天都去工地上,放一块砖,砌一面墙。一年以后,你的房子就有了。

王雨: 是的。所以,第五件事就是: 坚持每天学一点点。不要追求一次学很多。细水长流。

李明: 细水长流,这个成语用得很好。

李明: 好了,第六件事。我觉得这件事能让学习变得快乐。我想告诉以前的自己: 找到你真正喜欢的东西,然后用中文去学习它。让你的爱好,成为你的中文老师。

王雨: 这个我太有体会了!我喜欢听音乐。所以我开始找一些中文歌来听。一开始,我一个字都听不懂。但是没关系,我觉得歌的旋律很好听。

李明: 然后呢?

王雨: 然后我去看歌词。我发现,哦,这个词是“朋友”,那个词是“爱”。因为我喜欢这首歌,所以我非常有动力去学习这些词。我学的第一首完整的中文歌是《朋友》。学完以后,我特别有成就感。

李明: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如果你强迫自己去读一篇你不感兴趣的关于经济学的文章,你可能会觉得很无聊,学得也很慢。但是如果你去看一部你喜欢的电影的中文介绍,或者去读你喜欢的明星的中文新闻,你就会很有热情。

王雨: 完全正确。我的一个朋友,他特别喜欢吃中国菜。所以他就开始看中国的做菜视频。他学会的第一个中文句子不是“你好吗”,而是“宫保鸡丁怎么做”。

李明: (笑) ,这很有意思。他通过做菜,学会了“油”、“盐”、“糖”、“好吃”这些词。这些词对他来说,非常有用,也非常有趣。

王雨: 是的。所以,我想告诉大家,想一想,你喜欢什么?你喜欢旅游吗?那你可以去看一些关于北京、上海、西安的中文介绍。你喜欢动物吗?那你可以去看一些关于大熊猫的中文视频。

李明: 总结一下第六点: 把中文和你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这样,学习就不再是一个任务,而是一个发现和享受的过程。

王雨: 好,我们到了最后一件,第七件事。这件事是关于心态的。我想告诉以前那个有点不自信的自己: 王雨,你说中文有外国口音,没关系,这很正常,甚至还有点可爱。

李明: 哦?为什么想说这个?

王雨: 因为我以前总觉得,我说得不像中国人,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我的朋友有时候会学我说话的奇怪声调,虽然他们是开玩笑,但我心里会有点难过。我追求完美,我想说得和北京人一模一样。

李明: 这种追求完美的想法,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压力。

王雨: 是的。压力很大。我甚至因为这个,有一段时间不敢在人多的地方说中文。但是后来我明白了,我是一个外国人,我说中文,为什么一定要和中国人说得一模一样呢?

李明: 想通了这一点很重要。

王雨: 对。重要的是,我说的内容,别人能不能听懂。我的发音是不是清楚。我的声调是不是基本正确。如果别人能完全明白我的意思,那我的口音,又有什么关系呢?它只是我的一个特点而已。

李明: 你说得非常对。在语言学习里,“沟通”是第一位的,“完美”是次要的。一个说得不完美但很自信、很流利的人,比一个语法完美但不敢开口的人,要成功得多。

王雨: 而且,后来我发现,很多中国人觉得外国人说中文的口音很可爱。他们觉得,哇,你在努力学习我们的语言,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他们不会因为你的口音而嘲笑你。

李明: 是的。所以,第七件事就是,请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你的口音不是你的缺点,而是你作为一名勇敢的语言学习者的勋章。只要你说得清楚,别人能懂,你就已经非常非常成功了。

王雨: 说得太好了,是我们的“勋章”!

李明: 好了,王雨。我们今天聊了七件我们希望在学中文之前就知道的事情。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

王雨: 好啊。

李明: 第一,声调是国王,非常重要。第二,汉字是乐高积木,有规律可循。第三,从第一天起就要开口说。第四,学习词组和句子,而不是单个的字。第五,每天坚持比一次学很久更重要。第六,让你的爱好成为你的老师。第七,接受自己有口音,沟通是第一位的。

王雨: 总结得真好。这七件事,真的都是我们用很多时间和努力才明白的道理。希望我们今天的对话,能给正在努力学习中文的你,像我的朋友阮明那样的你,一点点帮助和鼓励。

李明: 是啊,学习的路上,你们不是一个人。

王雨: 对!那么,我们也想问问正在听我们节目的你,你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故事?或者,你觉得哪一件事对你来说最重要?你也可以在下面的评论里告诉我们。

李明: 我们很期待看到你们的分享。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

王雨: 嗯,下次再见!

李明: 拜拜!

✍️ 词汇 & 语法 / Vocabulary & Grammar

Let's learn some useful HSK 1-3 words and grammar patterns from today's podcast:

声调 (shēngdiào)

Meaning: Tone (as in the pitch of a syllable in Chinese).

Explanation: This is a core concept of the episode. It refers to the four main tones (and one neutral tone) in Mandarin that are essential for distinguishing words.

Example: 第一件事一定是关于声调的。(The first thing must be about tones.)

汉字 (hànzì)

Meaning: Chinese character(s).

Explanation: The written symbols used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The podcast suggests learning them by understanding their components (radicals) rather than by rote memorization.

Example: 我觉得第二件事,是关于汉字的。(I think the second thing is about Chinese characters.)

害怕 (hàipà)

Meaning: To be afraid; to fear.

Explanation: A common verb used to express fear or anxiety. In the podcast, it's used to describe the feeling of being afraid to speak or to tackle difficult characters.

Example: 不要害怕汉字。(Don't be afraid of Chinese characters.)

比如 (bǐrú)

Meaning: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Explanation: A very useful word to introduce an example or illustration. It functions just like "for example" in English.

Example: 比如,你看“河”、“海”、“湖”,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点?(For example, look at "hé," "hǎi," "hú"—what do they all have in common?)

坚持 (jiānchí)

Meaning: To persist; to persevere.

Explanation: This verb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ing with something, especially when it's difficult. It's a key theme in the discussion about study habits.

Example: 学习中文,每天坚持学十分钟... (When learning Chinese, persisting in studying for ten minutes every day...)

爱好 (àihào)

Meaning: Hobby; interest.

Explanation: A noun referring to something you enjoy doing in your spare time. The podcast suggests using your hobbies as a fun way to learn Chinese.

Example: 让你的爱好,成为你的中文老师。(Let your hobby become your Chinese teacher.)

口音 (kǒuyīn)

Meaning: Accent.

Explanation: This refers to the way someone pronounces a language, which might be influenced by their native tongue. The final tip is about embracing your foreign accent.

Example: 你说中文有外国口音,没关系。(It's okay that you have a foreign accent when you speak Chinese.)

死记硬背 (sǐjì yìngbèi)

Meaning: To memorize mechanically; to cram.

Explanation: This is a 4-character idiom (chengyu) that literally means "dead-remember hard-recite." It describes a method of learning through pure, brute-force memorization without understanding the logic. The podcast advises against this.

Example: 像玩乐高一样去学习它们,而不是死记硬背。(Learn them like playing with LEGOs, instead of by rote memorization.)

💬 互动 / Engagement

We'd love to hear from you! Which of these seven tips resonates with you the most? Do you have your own special trick or a funny story from your Chinese learning journey? Share it with us in the comments below. Your experience could be a great encouragement for another learner!

Enjoy this podcast? Please consider supporting our work to help us keep creating! 👉 buymeacoffee.com/chinesedailypodcast

Comments